zōng
宗
tiāo
祧
⒈ 宗庙。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紇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吊。
引紇之罪,不及不祀。”
杜预注:“远祖庙为祧。”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晋潘岳《秋兴赋》:“龟祀骨於宗祧兮,思反身於緑水。”
唐陆贽《奉天改元大赦制》:“朕嗣守丕构,君临万方,失守宗祧,越在草莽。”
清赵翼《兕觥归赵歌》:“是宜什袭逾琼瑶,长与腊胔藏宗祧。”
⒉ 引申指家族世系;宗嗣;嗣续。
引唐韩愈《顺宗实录三》:“惟先王光有天下,必正我邦本,以立人极,建储贰以承宗祧,所以啟迪大猷,安固洪业,斯前代之令典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僕之卧薪尝胆者,固有日矣,但怜此褓中物,恐坠宗祧。”
何垠注:“坠宗祧,覆宗灭嗣也。”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小女英莲,幼遭尘劫,老先生初任之时,曾经判断;今归薛姓,产难完劫,遗一子于薛家,以承宗祧。”
祧,指远祖的庙。宗祧指宗庙。
宗
⒈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
⒉ 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⒊ 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⒋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宗旨。开宗明义。
⒌ 尊奉:宗仰。
⒍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宗师。
⒎ 量词,指件或批:一宗心事。
⒏ 姓。
ancestor、clan、model、principal aim、purpose、sect
会意:从宀、示
lineage, ancestry; ancestor, clan
祧
⒈ 古代称远祖的庙。
⒉ 承继先代:承祧。一子兼祧。
⒊ 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不祧之祖。
形声:从礻、兆声
an ancestral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