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隅
xū
墟
⒈ 后因以“隅墟”指片面的见解,一得之见。
引《荀子·解蔽》:“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於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海者,拘於虚也。”王先谦集解:“《释文》云:‘虚,本亦作墟。’《广雅》:‘墟,凥也。’(凥,古‘居’字)。”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和州志艺文书序例》:“然而涉猎之士,方且炫博综之才;索隐之功,方且矜隅墟之见。”
隅yú(ㄩˊ)
⒈ 角落:城隅。墙隅。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向隅而泣。
⒉ 〔隅中〕将近中午的时候。
⒊ 靠边的地方:海隅。
coign
形声:从阝、禺声
corner, nook, remote place
墟xū(ㄒㄨ)
⒈ 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废墟。殷墟。墟里(村落)。丘墟(a.废墟,荒地;b.坟墓)。
⒉ 土丘。
⒊ 毁坏,使成为废墟。
⒋ 同“圩2”。
ruins
形声:从土、虚声
high mound; hilly countryside; waste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