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跋语跋语的意思_解释_造句

跋语

拼音 bá yǔ 注音 ㄅㄚˊ ㄩˇ
拼音 bá yǔ 注音 ㄅㄚˊ ㄩˇ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跋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
引证解释:

⒈ 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里中有元人《育婴图》摹本,载元献跋语,几七百言。”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刑部·重刊闺范序》:“戴给事既疏参吕司寇矣, 承恩辨疏,即以跋语为出於给事之笔,此仇口往復之常,亦无足讶。”
冰心《晚晴集·悼郭老》:“过了几天, 老舍先生就送来一张郭老赠我的条幅,上面写着一首五律,还有跋语。”

国语词典:

写在书本正文后面的补充说明或评介的话。

网络解释:

跋语

  • “跋”与“序”相对,是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一般认为,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称为“跋语”。
  • 跋语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读音:bá

    基本字义

    bá(ㄅㄚˊ)

    ⒈  翻山越岭:跋涉。

    ⒉  踩,践踏:跋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⒊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跋文。跋语。序跋。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cross mountains、postcript

    造字法

    形声:从足、犮声

    English

    go by foot; epilogue, colophon

    读音:yǔ

    基本字义

    语(語)yǔ(ㄩˇ)

    ⒈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⒉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⒊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⒋  说:细语。低语。

    其他字义

    语(語)yù(ㄩˋ)

    ⒈  告诉:不以语人。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unjabi

    造字法

    形声:从讠、吾声

    English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