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七
bǎo
宝
wǔ
五
wèi
味
zhōu
粥
旧俗农历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煮成粥,用以供佛并送与门徒。
⒈ 旧俗农历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煮成粥,用以供佛并送与门徒。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亦省称“七宝粥”。 清吴存楷《江乡节物诗·腊八粥诗》小序:“腊八粥亦名七宝粥,本僧家斋供,今则居室者亦为之矣。”
七
⒈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⒉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⒊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seven
会意
seven
宝(寳)
⒈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
)。国宝。财宝。珍宝。传( )家宝。如获至宝。宝贵。⒉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⒊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宝地。宝刹(称呼庙字)。宝号(称呼别人的店铺)。
⒋ 指金属货币:元宝。
⒌ 赌具的一种:开宝。押宝。
treasure、preciousness
会意:从宀、从玉
treasure, jewel; precious, rare
五
⒈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⒉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cinque、five
会意:从二、从
five; surname
味
⒈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⒉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⒊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⒋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⒌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
gout、sapidity、sapor
形声:从口、未声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粥
⒈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粥。
⒉ 像粥的东西:泥粥。乱成一锅粥。
粥
⒈ 古同“育”,生养。
⒉ 古同“鬻”,卖。
conjee、porridge
形声:从米、弓声
rice gruel, cong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