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èn
任
zhòng
重
dào
道
yuǎn
远
任重道远
(1) 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需经历长期奋斗的重任
⒈ 亦作“任重道悠”。
引《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商君书·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
《韩诗外传》卷一:“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
《后汉书·祭遵传》:“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洛阳。问以家事,终无所言。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唐韩愈《颜子不贰过论》:“知高坚之可尚,忘钻仰之为劳,任重道远,竟莫之致。”
宋欧阳修《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呜呼!岂所谓任重道远,而为善惟日不足者歟!”
明刘元卿《贤奕编·官政》:“隺山(魏隺山 )此论,可谓任重道远。”
徐特立《对青年人的几点希望》:“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宋司马光《谢赐资治通鉴序表》:“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怀寸心,行将白首。”
负担繁重,路途遥远。比喻长期肩负重大的任务。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商君书.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也作「道远任重」。
【解释】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任重道远。
【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
【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轻车熟路
【语法】任重道远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任
⒈ 相信,信赖:信任。
⒉ 使用,给予职务:任命。任人唯贤。
⒊ 负担,担当:担任。任课。
⒋ 职务:就任。到任。任重道远。
⒌ 由着,听凭:任凭。任性。任意。任从。任随。听任。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⒍ 不论,无论:任何。任人皆知。
任
⒈ 中国古代女子爵位名。
⒉ 中国古代南方的一种民族乐曲。
⒊ 姓。
allow、appoint、assume a job、let、no matter、official post
免
形声:从人、壬声
trust to, rely on, appoint; to bear, duty, office; allow
重
⒈ 分(
)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 )。重力。举重。负重。⒉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⒊ 价格高:重价收买。
⒋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⒌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⒍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⒎ 言行不轻率:慎重。自重。
重
⒈ 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
⒉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⒊ 层: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again、layer、repeat、scale、weightily、weightiness
沉、轻
会意兼形声
道
⒈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⒉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⒊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⒋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⒌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⒍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
)。道士。道姑。道行(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⒎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⒏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⒐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⒑ 线条:铅笔道儿。
⒒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⒔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⒕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path、road、doctrine、Tao、say、talk、way、melod
讲、路、说、谈、途、叙
形声:从辶、首声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远(遠)
⒈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⒉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⒊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⒋ 深奥:言近旨远。
⒌ 姓。
远(遠)
⒈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far off、far-forth、farness
近
形声:从辶、元声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