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远
(1) 遥远;久远
⒈ 亦作“緜远”。
⒉ 久远。
引《宋书·孝武帝纪》:“诸苑禁制绵远,有妨肄业。”
宋范仲淹《上攻守二策状》:“岁月緜远,恐生他患。”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第七节:“据此种学者所称,新旧两石刀期,其所经年代,最为绵远。”
⒊ 遥远;漫长。
引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其贩运在数百里内者,抽课本微,即或道路緜远,纳釐较多,获利亦较厚。”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一章:“遥远望过去,就如一带绵远的、整齐的乌金石头造成的城墙壁。”
绵(綿)
⒈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绵。绵绸。绵里藏针。
⒉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绵薄。绵软。绵力。
⒊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绵延。绵联。绵长。绵亘。连绵。
⒋ 性情温和:他平时挺绵。
continous、floss、soft
会意:从纟、从帛
cotton wad; wool; soft, downy
远(遠)
⒈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⒉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⒊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⒋ 深奥:言近旨远。
⒌ 姓。
远(遠)
⒈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far off、far-forth、farness
近
形声:从辶、元声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