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
引《大戴礼记·劝学》:“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
《汉书·货殖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
颜师古注:“孟康曰:‘ 于越,南方越名也。’于,发语声也。戎蛮之语则然。 于越犹句吴耳。”
祝廉先《文选六臣注订譌》:“于越为百越之一种,在今浙江。如江西为扬越,福建为闽越,广东为南越,安南为骆越之类。”
⒉ 指其所居之地。
引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
一说即吴越。《淮南子·原道训》:“匈奴出秽裘, 于越生葛絺。”
高诱注:“于,吴也。”
⒊ 官名。 契丹最尊之职, 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 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春秋时越国,地在今浙江省一带。亦以指浙江。
引《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吴。”
杜预注:“於,发声也。”
《逸周书·王会》:“於越纳, 姑妹珍。”
唐李嘉祐《至七里滩作》诗:“迁客投於越,临江泪满衣。”
元张昱《西山亭留题》诗:“於越地形缘海尽, 句吴山色过江来。”
于
⒈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⒉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⒊ 姓。
for、of、to、when、at
象形
in, on, at; go to; surname
越
⒈ 度过,超出: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
⒉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越。声音清越。
⒊ 表示程度加深: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⒋ 消散:“精神劳则越”。
⒌ 失坠,坠落: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
⒍ 中国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粤”)。
⒎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⒏ 姓。
be at a high pitch、exceed、get over
形声:从走、戊声
exceed, go beyond; the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