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规
zé
则
规则
1. 典式,法则,规律。
2. 指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整齐。
⒈ 仪范;规范。
引唐李群玉《湘中别成威闍黎》诗:“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儒家从事於文字……自立经学,举史氏之遗轨,依《尔雅》之末流,兼循途径,不失规则。”
⒉ 规章;法则。
引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九:“在京各衙门,仍照军民粮运见行规则,刊刷易知单册,给与纳户,以便交纳扣除。”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不讲别的,偌大的一个局,定那章程规则,就很不容易。”
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我没有修炼仙丹,自然的规则,一定要使我老下去。”
⒊ 整齐。合乎一定的方式。
引冰心《两个家庭》:“随后,我又同亚茜去参观他们的家庭,觉得处处都很洁净规则,在我目中,可以算是第一了。”
萧军《八月的乡村》一:“天的周垂,电光玩笑一样,接连地抛动不规则的火带。”
典式、法则,共同遵守的条文规范。
如:「大家应遵守交通规则。」
规(規)
⒈ 画圆等的仪器:圆规。两脚规。
⒉ 法则,章程,标准: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
⒊ 格局,范围:规模。
⒋ 相劝: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
⒌ 谋划:规划。规约。
advise、compasses、dividers、gauge、plan、rule
会意:从见、从夫
rules, regulations, customs, law
则(則)
⒈ 模范:以身作则。
⒉ 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⒊ 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⒋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⒌ 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⒍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⒎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⒏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⒐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
criterion、follow、rule、standard
会意
rule, law, regulation; gra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