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功的法则。
九等。
⒈ 九功的法则。参见“九功”。
引《逸周书·大匡》:“昭明九则,九丑自齐。”
《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
韦昭注:“言万物既成,可法则也。故可以咏九功之则,成民之志,使无疑贰也。”
⒉ 九等。
引《楚辞·天问》:“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王逸注:“谓九州之地,凡有九品。”
《汉书·叙传下》:“坤作墬势,高下九则。”
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则,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则(則)
⒈ 模范:以身作则。
⒉ 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⒊ 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⒋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⒌ 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⒍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⒎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⒏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⒐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
criterion、follow、rule、standard
会意
rule, law, regulation; gra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