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斋閤”。书房。
引《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宋元嘉世,诸王入斋閤,得白服帬帽见人主。”
《宋史·吕端传》:“端使高丽,暴风折檣,舟人怖恐, 端读书若在斋閤时。”
明杨慎《<石鼓文>序》:“先生歌一首,坿之卷尾,藏之斋阁,以无忘先生之教云。”
清冯桂芬《<问径堂印谱>序》:“摹印书有繆篆,篆仅见於许氏《<説文>序》中……浸淫至於元明以来,署斋阁,鎸诗词,为用滋广。”
斋(齋)
⒈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斋。聊斋。荣宝斋。
⒉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斋戒。封斋(亦称“把斋”)。斋月。斋坛。斋会。斋果。
⒊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斋饭。斋堂。吃斋。
⒋ 舍饭给僧人吃:斋僧。
fast、give alms、room
形声:从文、而声
vegetarian diet; study
阁(閣)
⒈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⒉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阁。出阁(出嫁)。
⒊ 小木头房子:阁子。阁楼。
⒋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
⒌ 古同“搁”,停止。
cabinet、pavilion
形声:从门、各声
chamber, pavilion; cab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