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蔽
zhàng
障
⒈ 亦作“蔽鄣”。
⒉ 阻隔;阻碍。
引《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
《汉书·李寻传》:“忠直进,不蔽障。”
清曹国榘《顾梁汾纂<张太岳书札奏疏>小引》:“其功尽在社稷,乃不能取悦群情,芥蔕於同时者,遂蔽障於谗。”
严复《论八股存亡之关系》:“徒以八股未去,挟进士以为重,横塞宇内,蔽障聪明。”
⒊ 遮蔽;护卫。
引汉王充《论衡·率性》:“起屋筑墻,以自蔽障。”
宋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状》:“臣所管江西一路,实为上流,辅翼建康驻蹕之所,蔽障闽广。”
宋程大昌《演繁露·公侯干城》:“扞者,櫓也。雉堞可以蔽障城,是扞城也。”
蔽
⒈ 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⒉ 隐藏:蔽匿。隐蔽。
⒊ 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⒋ 概括:一言以蔽之。
my、ragged、shabby
形声:从艹、敝声
cover, hide, conceal; shelter
障
⒈ 阻隔,遮挡:障蔽。障翳。障碍。故障。障眼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⒉ 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⒊ 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屏障。
⒋ 古同“幛”,画轴。
barrier、block、hinder
形声:从阝、章声
separate; shield; barric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