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
(1) 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
⒈ 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
引《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⒉ 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引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中国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⒊ 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引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⒋ 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以夏瑜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⒌ 迹象;特征。
引叶紫《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
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如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以有形的事物来表现无形的观念。即对任何一种抽象的观念、情感与看不见的事物等,都不直接予以指明,而根据理性的关联、社会的约定,从而透过某种意象为媒介,间接加以陈述的表达方式。
象
⒈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⒉ 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as、elephant、shape、imitate、seem、look as if
象形:像大象之形
elephant; ivory; figure, image
征(徵)
⒈ 远行: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
⒉ 用武力制裁,讨伐: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
⒊ 召集: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
⒋ 收集:征税。征粮。
⒌ 招请,寻求: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
⒍ 证明,证验: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
⒎ 表露出来的迹象:特征。征候。
ask for、go on a campaign、go on a journey、levy、sign
形声:从彳、正声
invade, attack, conq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