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
(1) 不顾情感、忠诚或义务的约束而抛弃;抛弃应赡养或抚养的亲属
⒈ 见“遗弃”。亦作“遗弃”。
⒉ 抛弃;丢弃。
引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四十:“离麾玉山下,遗弃毁与誉。”
宋欧阳修《和刘原父澄心纸》:“当时百物尽精好,往往遗弃沦蒿莱。”
一本作“遗弃”。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鉤索奇僻,而遗弃经史,二病也。”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九章:“与这种情景成鲜明对照的,是敌人被打翻的车辆、狼藉的尸体和遗弃的枪枝、弹药、军衣、军毯、水壶等各种军用物品。”
亦指抛弃之物。 《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路有遗弃,人不敢取。”
⒊ 谓对自己应该赡养或抚养的亲属抛开不管。
引《书·皋陶谟》“惇叙九族” 唐孔颖达疏:“又厚次敍九族之亲而不遗弃,则众人皆明晓上意而各自勉励。”
清王士禛《分甘馀话》卷下:“然《北梦琐言》载频遗弃糟糠,别婚士族。”
周克芹《勿忘草》:“她再也不会遭受旧时代妇女那种被践踏、被遗弃的命运了。”
⒋ 死的婉词。
引唐元稹《告赠皇考皇妣文》:“慈训备至,不肖乃立, 积初一命, 稹始奉朝,供养未遑,奄尔遗弃。”
丢弃、弃而不顾。
遗(遺)
⒈ 丢失:遗失。遗落。
⒉ 漏掉:遗忘。遗漏。
⒊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⒋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⒌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⒍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⒎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⒏ 抛弃:遗弃。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leave behind、lose、omit
形声:从贵、辶声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弃
⒈ 舍去,扔掉:抛弃。遗弃。弃权。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弃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弃养(父母死亡的婉辞)。弃置不顾。弃瑕录用。
abandon、discard、throw away
取
原为会意
reject, abandon, dis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