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
(1) 含蓄而没有明白指明的意思
⒈ 说话或写文章没有明说而使人能体会出来的意思。
引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七言难於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意。”
明刘基《春秋明经·公朝于王所仲孙羯会晋韩不信云云城成周》:“虽然二百四十二年之间,书公之朝者二,而皆于王所,则言外之意可知矣。”
鲁迅《书信集·致王志之》:“不知兄何以混为一谈而至于‘难受’,我是毫不含有什么言外之意的。”
话里没有明说而间接透露的意思。
【解释】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出处】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示例】间有一二不尽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近义词】弦外之音、意在言外、音在弦外
【反义词】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直截了当、直捷了当
【语法】言外之意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同弦外之音。
言
⒈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⒉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⒊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⒋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⒌ 姓。
character、say、speech、talk、word
行
指事:表示言从舌出
words, speech; speak, say
外
⒈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
)外合。外行( )。⒉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⒊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⒋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⒌ 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⒍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⒎ 关系疏远的:外人。
⒏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
)。⒐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besides、in addition、not closely related、other、outer、outside、unofficial
中、内、里
会意:从夕、从卜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之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意
⒈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⒉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⒊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⒋ 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
expect、intention、meaning、suggestion、wish
会意:从心、从音
thought, idea, opinion; 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