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óng
穷
bì
弊
⒈ 亦作“穷敝”。
⒉ 疲敝困竭。弊,一本作“敝”。
引《战国策·燕策一》:“民力穷弊,虽有长城、鉅防,何足以为塞?”
⒊ 贫穷困苦。
引《宋书·孝武帝纪》:“穷敝之家,赐以薪粟。”
《南史·循吏传·甄法崇》:“卿县人宋雅见负米千餘石不还,令儿穷弊,不自存。”
⒋ 指贫困的人。
引《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賑穷弊结士为务。”
穷(窮)
⒈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⒉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⒊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⒋ 完了:穷尽。山穷水尽。日暮途穷。
⒌ 推究到极点:穷物之理。穷追(a.极力追寻;b.尽力紧追)。穷究。
end、limit、poor、thoroughly
贫、富
原体为形声:从穴、力声
poor, destitute, impoverished
弊
⒈ 欺蒙人的坏事:作弊。营私舞弊。
⒉ 害处,与“利”相对:弊病。弊端。弊害。弊政。利弊。兴利除弊。
⒊ 败,疲困。
⒋ 古同“蔽”,隐蔽。
fraud、harm
利
形声:从廾、敝声
evil, wrong, bad; crim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