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朝晡朝晡的意思_解释_造句

cháo

朝晡

拼音 cháo bū 注音 ㄔㄠˊ ㄅㄨ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朝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朝时
辰时
至晡时
申时
。亦指朝时与晡时。
指一日两餐之食。
引证解释:

⒈ 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亦指朝时与晡时。

《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 裴松之注引《祎别传》:“常以朝晡听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
《晋书·郗鉴传》:“鉴寻薨,时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
唐韩愈《顺宗实录五》:“宫中当临者,朝晡各十五举音,非朝晡临时,禁无得哭。”
《旧唐书·归崇敬传》:“每朝晡二时请益,师亦二时居讲堂,説释道义。”

⒉ 指一日两餐之食。

宋郭彖《睽车志》卷三:“怀掖间得小布囊,贮米三四升,适足给朝晡。”
《宋史·钱顗传》:“后自衢徙秀州,家贫母老,至丐贷新旧以给朝晡,而怡然无謫官之色。”

网络解释:

朝晡

  • 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亦指朝时与晡时。出自《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 蒋琬 为尚书令” 裴松之 注引《祎别传》
  • 字义分解
    读音:cháo

    基本字义

    zhāo(ㄓㄠ)

    ⒈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⒉  日,天:今朝。明朝。

    其他字义

    cháo(ㄔㄠˊ)

    ⒈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⒉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⒊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⒋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⒌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⒍  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towards

    相关字词

    晨、夕、野、暮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ynasty; morning

    读音:bū

    基本字义

    bū(ㄅㄨ)

    ⒈  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

    异体字

    • ?
    • ?

    造字法

    形声:从日、甫声

    English

    late afternoo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