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草次草次的意思_解释_造句

cǎo

草次

拼音 cǎo cì 注音 ㄘㄠˇ ㄘˋ
拼音 cǎo cì 注音 ㄘㄠˇ ㄘˋ
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草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艹次"。犹造次,仓促。 2.轻率;草率。 3.栖息于草野间。
引证解释:

⒈ 犹造次,仓促。

《仪礼·聘礼》“飧不致” 汉郑玄注:“不以束帛致命,草次饌飧具轻。”
贾公彦疏:“草次饌具轻者,以其客始至则致之,故言草次也。”
《春秋·隐公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 晋杜预注:“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
孔颖达疏:“草次,犹造次。造次、仓卒,皆迫促不暇之意。”
元商衟《一枝花·远寄》套曲:“好姻缘眼见得无终始,一载恩情似弹指,别离怨草次。”
刘光汉《<新方言>后序》:“读斯书者,非徒可以詮故训,达神旨,艸次应对,名实相应,亦无忧閒介矣。”

⒉ 轻率;草率。

《三国志平话》卷上:“关公见飞非草次之人,説话言谈,便气和酒尽。”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学而篇二》:“冯厚斋专就讲习讨论上説,只作今经生家温书解。此俗学、圣学大别白处,不容草次。”

⒊ 栖息于草野间。

唐张说《谏避暑三阳宫疏》:“填城溢郭,併插无所,排斥居人,蓬宿草次,风雨暴至,不知庇托,孤惸老病,流转衢巷。”

国语词典:

急遽、仓卒。

网络解释:

草次

  • 草次,古汉语词汇。有两个意思,一是匆忙急遽;另一个是露宿于草野间。现代汉语中已经见不到这样的用法了。
  • 字义分解
    读音:cǎo

    基本字义

    cǎo(ㄘㄠˇ)

    ⒈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①指汉字草书;②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⒌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⒍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⒎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异体字

    • ?
    • ?
    • ?
    • ?

    汉英互译

    grass、hasty、rough

    造字法

    形声:从艹、早声

    English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读音:cì

    基本字义

    cì(ㄘˋ)

    ⒈  第二:次日。次子。次等。次要。

    ⒉  质量、品质较差的:次品。次货。

    ⒊  等第,顺序:次第。次序。名次。

    ⒋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次氯酸。

    ⒌  中间:胸次。

    ⒍  量词,回:次数(shù)。初次。三番五次。

    ⒎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次。舟次。次所。

    ⒏  姓。

    异体字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hypo-

    相关字词

    主、好

    造字法

    形声:从欠、冫声

    English

    order, sequence; next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