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古代官员出行,仪卫前呵后殿,喝令行人让道。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逡巡风定雨霽,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秦桧待金使》:“上既受书( 金国盟书)毕,百官呵殿,缀金使以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生衣绣裳,驾青虬,呵殿而出。”
⒉ 指此类仪仗队伍或随从人员。
引宋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词:“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其人冠带騶从,出入呵殿甚都,与縉绅交,人不疑也。”
呵
⒈ 怒责:呵责。呵斥(亦作“呵叱”)。呵禁。
⒉ 吁气:呵冻(哈气使暧)。一气呵成。
⒊ 象声词,形容笑:呵呵。
⒋ 叹词,表示惊讶:呵,真不得了!
呵
⒈ 同“啊”。
呵
⒈ 〔呵叻〕地名,在泰国。
breathe out、scold
形声:从口、可声
殿
⒈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殿。宝殿。金銮殿。殿堂。殿阁。殿上虎(喻敢谏之臣)。殿试。
⒉ 〔殿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
⒊ 在最后:殿后。殿军。
palace、hall、temple、at the rear
形声:右形左声
hall; palace; te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