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i
台
dǐng
鼎
⒈ 古称三公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
引语本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岳,降生我哲,应鼎之足。”
《后汉书·陈球传》:“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
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儼然王公之量,鬱有台鼎之姿。”
明沉采《千金记·谒相》:“昔为刀笔之流,今居台鼎之职。”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秀才本色基台鼎,元老深情託倡酬。”
台(臺、檯、颱)
⒈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⒉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⒊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⒋ 量词:一台戏。
⒌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⒍ 姓。
⒎ 桌子、案子:写字台。
⒏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台
⒈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broadcasting station、dais、desk、platform、stage、support
形声:从厶、口声
platform; unit; term of address
鼎
⒈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⒉ 锅:鼎罐。鼎锅。
⒊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⒋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⒌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⒍ 正当,正在:鼎盛(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象形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