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
(1) 从大海里将针捞起来,形容极难办到或找到
⒈ 比喻无从寻觅。
引明王錂《春芜记·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揽祸似乾柴引火。”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钱庄上的人吃一大惊,连忙到会审公堂去控告,又出了赏格,上了新闻纸告白,想去捉他;这却是大海捞针似的,那里捉得他着。”
在大海里捞取遗失的针。比喻东西很难找到或事情难以完成。明.汪?《春芜记.第一三出》:「只是命运低微,人情薄恶,觅利如大海捞针,揽祸似干柴引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却是大海捞针似的,那里捉得著他。」也作「东海捞针」、「海底捞针」、「水底捞针」。
【解释】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出处】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示例】要打听前任巡检太爷家眷的下落,那真是大海捞针一般,问了半天,没有人知道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七回)
【近义词】难如登天、海中捞月
【反义词】易如反掌、轻而易举、唾手可得、手到擒来、瓮中捉鳖
【语法】大海捞针偏正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中。
大
⒈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⒊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⒌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⒎ 时间更远: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⒐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⒈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⒉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⒈ 古通“太”。
⒉ 古通“泰”。
big、great、bigness、greatness
小
象形
海
⒈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⒉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⒊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⒋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⒌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⒍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⒎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⒏ 姓。
sea、big lake、a lots of、extra large
形声:从氵、每声
捞(撈)
⒈ 从水或其它液体里面取东西:捞取。打捞。大海捞针。
⒉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捞一把。捞好处。
drag for、fish for、gain
形声:从扌、劳声
scoop out of water; dredge, fish
针(針)
⒈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针线。
⒉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针。
⒊ 用针扎治病:针灸。
⒋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针头。
acicula、acus、needle、pin、pricker
会意:从钅、从十
needle; pin; tack; acupun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