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①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政府|从中央到~都厉行节约。②本地;当地:外来干部和~干部要互相尊重。
1.(~儿)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你是什么~的人?。你听,飞机在什么~飞?。会场里人都坐满了,没有~了。我这个~有点疼。
2.部分:这话有对的~,也有不对的~。
⒈ 古人的一种地理观念。谓地呈方形。
引《淮南子·天文训》:“天圆地方,道在中央。”
《晋书·天文志上》:“天员如张盖,地方如棊局。”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再往后又是一院,神殿两层,上圆下方,象征古人想象中的‘天圆地方’。”
⒉ 中央以下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 明唐顺之《与陆东湖锦衣都督》:“賑荒供军之费,一无所出。这里地方与“中央”相对。
引江北军需,正额地方所供,计十六万。”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一个水灾,也不知伤了多少民田民命,地方大吏飞章入奏请帑。”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五:“中央要发展工业,地方也要发展工业。”
⒊ 与“部队”相对,亦称“地方”。
引谢觉哉《向即将复员的同志说几句话》:“关于部队复员和地方安置工作的问题,我写过两篇文章。”
⒋ 本地,当地。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议论之间,只见许多人牵羊担酒,持花捧币,尽是些地方邻里亲戚,来与大郎作贺称庆。”
鲁迅《<二心集>序言》:“《语丝》和《奔流》,则常遭邮局的扣留,地方的禁止,到底也还是敷延不下去。”
⒌ 旧时的里甲长、地保。
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朱老三﹞叫起地方:‘有杀人贼在此,烦为一捉。’”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地方呈明, 石知县家财人口,变卖都尽。”
清李渔《玉搔头·错获》:“自家非别,乃是饶州府城裡面一个当官值役的地方是也。”
《儒林外史》第五回:“他为出了一个贡,拉人去贺礼,把总甲、地方都派份子。”
⒍ 某一区域。
引清昭槤《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尔国震於天威,即献阿尔泰山地方, 中国受之,置驛设守有年矣。”
峻青《海啸》第一章八:“这是他们出发以来第一次看到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⒎ 处所,地点。
引《红楼梦》第六八回:“只求妹妹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留我个站脚的地方儿。”
老舍《骆驼祥子》十二:“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
何其芳《回忆朱总司令》一:“据当地人民说,那个村子是传说的传奇式人物窦尔墩养马的地方,所以叫这个名字。”
⒏ 部分;部位。
引鲁迅《书信集·致叶紫》:“这一篇,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四:“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凡是唱口的地方总是要拖长声音唱。”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打开外科百宝囊,取出剪子,照着受伤的地方剪开裤子,看看伤口,用银针深深地探了一阵。”
区域、地区。
如:「地方官」、「地方税」。
地
⒈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⒉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⒊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⒌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⒍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⒎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⒏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⒐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⒑ 底子:质地。
地
⒈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terra
天
形声
方
⒈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
⒉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方根。平方。开方。
⒊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⒋ 一边或一面:方向。方面。
⒌ 地区,地域: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⒍ 办法,做法,技巧: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
⒎ 种,类:变幻无方。仪态万方。
⒏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方。
⒐ 违背:方命。
⒑ 正在,正当:方今盛世。方兴未艾。
⒒ 才,刚刚:方才。如梦方醒。
⒓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方。
⒔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方石章。
⒕ 姓。
direction、power、side、square
圆
象形
a square, rectangle; a region; 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