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策
(1)谋略
(2) 典籍
⒈ 亦作“方筴”。即方册。简册,典籍。后亦指史册。参阅清李惇《群经识小·方策》。
引《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郑玄注:“方,版也。策,简也。”
孔颖达疏:“言文王、武王为政之道皆布列在於方牘简策。”
策, 陆德明释文作“筴”。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夫方策既载,皇王之迹已殊;鐘石毕陈,舞咏之情不一。”
《宋书·后废帝传》:“方筴所不书,振古所未闻。”
明宋濂《恭题御制文集后》:“仁民爱物之心随感而见,布於方策。”
章炳麟《文学总略》:“是故绳綫联贯谓之经,簿书记事谓之专,比竹成册谓之仑,各从其质以为之名,亦犹古言‘方策’, 汉言‘尺牘’,今言‘札记’矣。”
⒉ 方法对策;方针策略。
引《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昔有一妇,荒婬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规欲残害,种种设计,不得其便。”
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自粤来京,不避艰险,非图爵禄之荣,实欲备陈方策,以广圣闻。”
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但是她这个方策是失败了。”
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认识这是达到革命三民主义的唯一方策。”
方法、计策。
如:「整治河川方策。」
方
⒈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
⒉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方根。平方。开方。
⒊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⒋ 一边或一面:方向。方面。
⒌ 地区,地域: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⒍ 办法,做法,技巧: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
⒎ 种,类:变幻无方。仪态万方。
⒏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方。
⒐ 违背:方命。
⒑ 正在,正当:方今盛世。方兴未艾。
⒒ 才,刚刚:方才。如梦方醒。
⒓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方。
⒔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方石章。
⒕ 姓。
direction、power、side、square
圆
象形
a square, rectangle; a region; local
策
⒈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⒉ 鞭打:策马。鞭策。
⒊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⒋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⒌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⒍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⒎ 杖:策杖。
⒏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⒐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⒑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⒒ 姓。
plan、whip
形声:从竹、声
scheme, plan; to whip; u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