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针灸针灸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ēn

jiǔ

针灸

拼音 zhēn jiǔ 注音 ㄓㄣ ㄐ一ㄡˇ 词性 动词
拼音 zhēn jiǔ 注音 ㄓㄣ ㄐ一ㄡˇ
词性 动词
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针灸的意思
词语解释:

针灸,针灸疗法zhēnjiū,zhēnjiū liáofǎ

(1) 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鍼灸”。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病。针灸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素问·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鍼灸治之而皆已。”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或不当饮药,或不当鍼灸。”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被疾病则遽针灸。”
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道宗在阵损足,帝亲为针灸。”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持素毕》:“宗气营卫,有生之常,鍼灸之外,汤药至齐。”

国语词典:

一种中医疗法。为针法和灸法的合称。用特制的金属针,或燃烧的艾绒,刺激经脉穴道治疗疾病。也作「针灸」。

网络解释:

针灸

  •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字义分解
    读音:zhēn

    基本字义

    针(針)zhēn(ㄓㄣ)

    ⒈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针线。

    ⒉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针。

    ⒊  用针扎治病:针灸。

    ⒋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针头。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icula、acus、needle、pin、pricker

    造字法

    会意:从钅、从十

    English

    needle; pin; tack; acupuncture

    读音:jiǔ

    基本字义

    jiǔ(ㄐ一ㄡˇ)

    ⒈  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针灸(针刺与艾灸的合称)。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moxibustion

    造字法

    形声:从火、久声

    English

    cauterize with moxa; moxibustion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