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
(1) 最好还是
(2) 无任何害处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⒈ 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
宋梅尧臣《睡意》诗:“花时啼鸟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
明李贽《答刘宪长书》:“纵不落髮,亦自不妨,在彼在此,可以任意。”
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准备给孩子们讲的话,不妨到此为止。”
⒉ 不料。
引唐皮日休《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诗:“更嚮碧山深处问,不妨犹有草茅臣。”
⒊ 很,非常。不妨聪明,即非常聪明。
引《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性行不妨慈善。”
蒋礼鸿通释:“就是很慈善。”
《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问:‘ 维摩与文殊对谈何事?’师曰:‘汝不妨聪明。’”
很、非常。
不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妨
⒈ 阻碍,伤害:妨碍。妨害。无妨。不妨。何妨。
⒉ 迷信的人指某人或某物对人不利:妨主。妨家。
hamper、harm、hinder、impede
形声:从女、方声
interfere with, impede, obstr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