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n
云
fēng
峰
⒈ 亦作“云峯”。
⒉ 高耸入云的山峰。
引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宋毛滂《河满子·夏曲》词:“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絶天半。”
清厉鹗《游菁山常照寺》诗:“閲世如浮囊,誓愿栖云峯。”
⒊ 状如山峰的云。
引唐太宗《饯中书侍郎来济》诗:“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唐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渤海北岸,海水平静,直与天接,天上云峰怒涌。”
⒋ 山名。在今山东省黄县。
引北魏郑道昭《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诗:“槃桓竟何为, 云峯聊可息。”
高耸入云的山峰。
云(雲)
⒈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⒉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⒊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⒋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cloud
象形
say, speak; clouds
峰
⒈ 高而尖的山头:山峰。峰巅。峰峦。高峰。险峰。
⒉ 形状像山峰的东西:驼峰。浪峰。
⒊ 最高处:登峰造极。峰年(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
apex、apices
形声:从山、声
peak, summit; hump of cam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