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斧
(1) 一种古兵器,斧刃较通常所用者平宽。因通俗故事中说“程咬金只有三板斧的本事”而转喻开创事业或压服别人的手段
⒈ 扁平而宽的大斧头。古代多用作兵器,亦为樵采的工具。
引《水浒传》第四一回:“那黑旋风李逵听得,大吼了一声,提两把板斧先出庙门。”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田氏﹞即命老苍头伏侍王孙,自己寻了砍柴板斧……覷定棺头,双手举斧,用力劈去。”
⒉ 比喻压服人的强硬手段。
引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这时我们的批评家成仿吾先生正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
郑集思《我们和“苏维埃”》:“上次那张政工还有两三下板斧:‘再捣蛋,扣你奖金。’”
一种头部扁平而宽大的斧头。
板(闆)
⒈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⒉ 诏书:诏板。
⒊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⒋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⒌ 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⒍ 见“老”字“老板”。
board、plank、shutter、ban、bat
形声:从木、反声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斧
⒈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⒉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axe
形声:从斤、父声
axe, hatchet; chop, h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