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1) 全体,没有例外
⒈ 亦作“一槩”。
⒉ 概为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斛之木,引申为同一种标准。
引三国魏曹植《黄初五年令》:“诸吏各敬尔在位,孤推一概之平,功之宜赏,於疏必与;罪之宜戳,在亲不赦。”
《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自古帝王居中州者,政化各殊, 赵为姦诈, 秦敦信义,岂得一概待之乎!”
胡三省注:“概所以平斗斛,一概待之,言无所高下也。”
⒊ 一样;一律。
引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四:“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清顾炎武《玉田道中》诗:“我行至北方,所见皆一概。”
⒋ 一端;一方面。
引汉王充《论衡·问孔》:“今宰予虽无力行,有言语。用言,令行缺,有一概矣。”
《新唐书·韦表微传》:“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著《三传总例》,完会经趣。”
⒌ 全部。
引《红楼梦》第五十回:“琴儿和顰儿,云儿他们抢了许多,我们一概都别作,只他们三人做才是。”
丁西林《一只马蜂》:“你们的事,我老早对你们讲过,由你自己去,我一概不管。”
柳青《铜墙铁壁》第三章:“听说全是东河畔人,一概要送乌龙铺。”
概,为古代平斗斛的木条。一概引申为同一标准。
一
⒈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⒉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满: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⒍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⒎ 乃;竞: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⒐ 或者:一胜一负。
⒑ 初次:一见如故。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a、an、each、one、per、same、single、whole、wholehearted
指事
one; a, an; alone
概
⒈ 大略,总括:大概。概论。概述。概貌。梗概。概要。概算。概括。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率(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概率”。亦称“或然率”、“几率”)。以偏概全。
⒉ 情况,景象:胜概(胜景,美丽的景色)。
⒊ 一律:一概而论。
⒋ 气度,节操;气概。
⒌ 刮平斗、斛用的小木板。
approximate、deportment、general
形声:从木、既声
generally, approximat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