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饭
(1) 做熟后水分很少的米饭
⒈ 亦作“乾饭”。
引《释名·释饮食》:“干饭,饭而暴乾之也。”
《后汉书·范冉传》:“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
《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三日施灵,惟香火、盘水、干饭、酒酺、檳榔而已,朔望菜食一盘,加以甘果,此外悉省。”
乾飯:1.干粮。 《墨子·备城门》:“为卒乾饭,人二斗,以备阴雨。”
《后汉书·党锢传·羊陟》:“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计日受奉,常食乾饭茹菜。”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贬误》:“玄续取乾饭食之。”
⒉ 指米饭。
引《晋书·齐王攸传》:“居文帝丧,哀毁过礼,杖而后起。左右以稻米乾饭杂理中丸进之, 攸泣而不受。”
《西游记》第八五回:“是一庄村人家好善,蒸白米乾饭、白麺饃饃斋僧的。”
《歧路灯》第一〇五回:“他谋馆不成,喫大米乾饭,挖半截鸭蛋,箸头儿戳豆腐乳。”
蒸熟或煮熟的米饭。相对于稀饭而言。
如:「多吃几碗干饭,不容易饿。」
干(乾)
⒈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⒊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⒋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⒌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⒎ 个数:若干。
⒏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⒐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⒑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⒒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⒓ 〔干将(
)〕古剑名。⒔ 姓。
干(幹)
⒈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⒉ 做:干事。说干就干。
⒊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⒋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do、work、able、dry、empty、for nothing、doing
做、搞、湿
原为形声
oppose, offend; invade; dried
饭(飯)
⒈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饭。
⒉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饭。饭菜。饭馆。饭量。酒囊饭袋。
⒊ 吃饭,或给人饭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⒋ 喂牲畜:饭牛。
meal、rice
cooked rice; food, m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