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虞人为戒田猎而作的箴谏之辞。
引《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於《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僕夫。’《虞箴》如是,可不惩乎?”
《汉书·扬雄传赞》:“史篇莫善於《仓頡》,作《训纂》;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之辛甲,百官箴闕,唯《虞箴》一篇,体义备焉。”
虞
⒈ 预料:不虞。
⒉ 忧虑:无冻馁之虞。
⒊ 欺骗:尔虞我诈。
⒋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⒌ 古同“娱”,安乐。
⒍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虞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⒎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⒏ 姓。
anxiety、prediction、deceit
形声:从虍、吴声
concerned about, anxious, worried
箴
⒈ 同“针”。
⒉ 劝告,劝戒:箴言。箴规。箴谏。
⒊ 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箴铭(“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
形声:从竹、咸声
needle, probe; ad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