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东
gé
阁
⒈ 东厢的居室或楼房。
引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牀。”
唐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閒扉。”
⒉ 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按,此义本作“东閤”,后世閤、阁形近音同混用。参见“东閤”。
引唐李商隐《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一本作“閤”。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
清龚自珍《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客昆山》诗:“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
⒊ 明清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 洪武十五年始置。 清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⒋ 阁名。指东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东。
引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仇兆鰲注:“东阁,指东亭。”
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参阅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東閤:东向的小门。 《汉书·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
王先谦补注引姚鼐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
《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东平王苍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
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唐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
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
东向的小门。《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后用以指宰相招贤的地方。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阁,为邦属故国。」
东(東)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east
西
象形
east, eastern, eastward
阁(閣)
⒈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⒉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阁。出阁(出嫁)。
⒊ 小木头房子:阁子。阁楼。
⒋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
⒌ 古同“搁”,停止。
cabinet、pavilion
形声:从门、各声
chamber, pavilion; cab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