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
1. 诸侯的宫室。
2. 古时公家所建造的馆舍。
3. 大官或富家的住所。
⒈ 诸侯的宫室或离宫别馆。
引《礼记·杂记上》:“大夫次於公馆以终丧。”
郑玄注:“公馆,公宫之舍也。”
孔颖达疏:“公馆,君之舍也。”
《礼记·杂记上》:“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
郑玄注:“公所为,君所作离宫别馆也。”
《孔子家语·贤君》:“齐景公来适鲁,舍於公馆。”
⒉ 泛指仕宦寓所或公家所造的馆舍。
引《礼记·曾子问》:“《礼》曰:公馆復,私馆不復。”
郑玄注:“公馆,若今县官宫也。”
孔颖达疏:“公馆谓公家所造之馆,与公所为者与及也,谓公之所使为命停舍之处。”
《北史·黎景熙传》:“自魏及周,公馆不立,臣虽愚瞽,犹知其非。”
唐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诗:“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鑣。”
⒊ 指官僚富人的住宅。
引《老残游记》第三回:“只见那公馆门口站了一个瘦长脸的人。”
沙汀《丁跛公》:“但那坐在公馆门口的奶母告诉他说,团总已经上衙门搓早麻将去了。”
古代公家所造的馆舍。
公
⒈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⒉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⒊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⒋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⒌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⒍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⒎ 雄性的:公母。公畜。
⒏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⒐ 姓。
fair、general、impartial、public、father
母、私、婆
会意:从八、从厶
fair, equitable; public; duke
馆(館)
⒈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馆。旅馆。馆舍。
⒉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馆。领事馆。
⒊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馆。照相馆。
⒋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藏。
⒌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馆。蒙馆。坐馆。
a place for cultural or sports activities、accommodation for guests、embassy、shop
形声:从饣、官声
public 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