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
(1) 船只离开停泊地点驶往海上
(2) 到海上活动、工作
⒈ 驾驶或乘坐船只到海上去。
引冰心《寄小读者》二四:“九日之中,荡小舟不算外,泛大船出海,已有三次。”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自己手里穷,每年春季要向鱼行老板借钱补网,才能出海。”
张天民《荒岛》:“他在县里跟县委、县政府、县科委、文教局都没有联系,是自己搭便船出海的。”
⒉ 福建地方驱除瘟疫的风俗。 清施鸿保《闽杂记·山海》:“出海,驱遣瘟疫也。
引福州俗:每年五六月中,各社醵钱,扎竹为船,糊以五色綾纸,内设神座及仪从供具等,皆綾纸为之,工巧相尚,有费数十緡者,雇人舁之,鸣螺挝鼓,肩各庙神像前导至海边焚化……惟厦门人别造真船,其中诸物,无一贋者,并不焚化,但浮海中,任其漂没。”
离开陆地,驾驶或乘船到海上,称为「出海」。
如:「出海打鱼」。
出(齣)
⒈ 从里面到外面: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⒉ 往外拿,支付: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⒊ 离开:出发。出轨。出嫁。
⒋ 产生,生长:出产。出品。出人才。
⒌ 发生:出事。
⒍ 显露:出现。出名。
⒎ 超过: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⒏ 来到:出席。出勤。
⒐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出处(
)。语出《孟子》。⒑ 显得量多:这米出饭。
⒒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出问题。
⒓ 传(
)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come out、exceed、go
入、没、进、纳、落
会意
go out, send out; stand; produce
海
⒈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⒉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⒊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⒋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⒌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⒍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⒎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⒏ 姓。
sea、big lake、a lots of、extra large
形声:从氵、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