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胡粉胡粉的意思_解释_造句

fěn

胡粉

拼音 hú fěn 注音 ㄏㄨˊ ㄈㄣˇ
拼音 hú fěn 注音 ㄏㄨˊ ㄈㄣˇ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胡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铅粉。用于傅面或绘画。
用于涂墙。
引证解释:

⒈ 铅粉。用于傅面或绘画。

《释名·释首饰》:“胡粉:胡,餬也,脂合以涂面也。”
《后汉书·李固传》:“固独胡粉饰貌,搔首弄姿。”
晋张华《博物志》卷四:“胡粉、白石灰等,以水和之,涂鬢鬚不白。”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愚人乃不信黄丹及胡粉乃化铅所作。”
清曹寅《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月窟玄卿螺子笔,麝煤胡粉轻无迹。”

⒉ 用于涂墙。

汉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省中皆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
晋陆翽《邺中记》:“石虎以胡粉和椒涂壁,曰椒房。”

国语词典:

古时用来搽脸的铅粉。

网络解释:

胡粉

  • 胡粉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铅,胡粉是“化铅所作”,是人工制造出来的。为矿物铅加工制成的碱或碳酸铅。产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可以加工,将卷叠的铅板,插入多孔磁皿中,置于盛稀醋酸的磁锅上,用炭火加热,经较长时间,铅受醋酸蒸气的侵蚀,先成碱或醋酸铅,再导入无水碳酸,渐成碱式碳酸铅,为白色的粉状物。
  • 字义分解
    读音:hú

    基本字义

    胡(鬍)hú(ㄏㄨˊ)

    ⒈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⒉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⒊  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⒋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⒍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⒎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⒏  姓。

    异体字

    • ?
    • ?
    • ?
    • ?

    汉英互译

    carelessly、recklessly

    造字法

    形声:从月、古声

    English

    recklessly, foolishly; wildly

    读音:fěn

    基本字义

    fěn(ㄈㄣˇ)

    ⒈  细末儿:粉末。粉剂。粉尘。米粉。花粉。药粉。漂白粉。

    ⒉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粉。粉墨登场。粉黛。扑粉。粉霜。

    ⒊  用涂料抹刷:粉刷。粉饰。

    ⒋  使破碎,成为粉末:粉碎。粉身碎骨。

    ⒌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粉墙。粉蝶。粉连纸。粉笔。

    ⒍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粉丝。凉粉。粉皮。粉芡(qiàn)。米粉肉。

    ⒎  浅红色:粉色。粉花。

    汉英互译

    powder

    造字法

    形声:从米、分声

    English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