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
(1) 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2) 泛指外国人
⒈ 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隋唐时亦特指中亚粟特人。后泛称外国人。
引《战国策·齐策五》:“昔者燕齐战於桓之曲, 燕不胜,十万之众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
《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 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於信一也。”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
唐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碧眼胡人吹。”
宋苏辙《神水馆寄子瞻兄》诗:“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明何景明《胡人猎图歌》:“胡人装束身手健,真与此图形貌同。”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众人到了一箇波斯胡人店中坐定。”
古代对北方异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
胡(鬍)
⒈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⒉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⒊ 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⒋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⒍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⒎ 巷、小街道称“胡同(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⒏ 姓。
carelessly、recklessly
形声:从月、古声
recklessly, foolishly; wildly
人
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⒉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⒊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human、man、people、person、human being、fellow、individual、soul
己、我
象形: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