鸩毒
(1) 毒酒
(2) 毒害;谋害
⒈ 毒酒;毒药。
引《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怀也。”
孔颖达疏:“宴安自逸,若鴆毒之药,不可怀恋也。”
《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每恐谗譖生於投杼,鴆毒遇於杯勺。”
严复《救亡决论》:“甚且不知虎狼之可以食人,鴆毒之可以致死。”
⒉ 以毒酒害人。引申为毒害。
引《后汉书·宦者传·单超》:“皇后乘势忌恣,多所鴆毒,上下钳口,莫有言者。”
《世说新语·文学》“遂罢追, 玄竟以得免” 南朝梁刘孝标注:“马融海内大儒,被服仁义。 郑玄名列门人,亲传其业,何猜忌而行鴆毒乎!”
《南史·陈伯之兰钦等传论》:“兰钦战有先鸣,位非虚受,终逢鴆毒,唯命也夫。”
毒药。《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赞曰》:「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也作「酖毒」。
鸩(鴆)
⒈ 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⒉ 用鸩的羽毛泡成的毒酒:鸩酒。饮鸩止渴。
⒊ 用毒酒害人。
形声:从鸟、声
a bird resembling the secretary falcon
毒
⒈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⒉ 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⒊ 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⒋ 恨,以为苦:令人愤毒。
毒
⒈ 古同“玳”,玳瑁。
poison、toxin、cruel、narcotics、noxious
形声
poison, venom; poison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