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隐讳。
不避尊长的名字。
死亡的婉辞。
⒈ 不隐讳。
引《楚辞·卜居》:“寧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汉王充《论衡·效力》:“谷子云、唐子高章奏百上,笔有餘力,极言不讳,文不折乏,非夫才知之人,不能为也。”
宋苏轼《上韩枢密书》:“盖尝深言不讳矣,明公不以为过。”
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惟因家事落然,不能无藉於禄仕,其见之吟咏者亦自不讳。”
⒉ 不避尊长的名字。
引《礼记·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⒊ 死亡的婉辞。
引《管子·戒》:“管仲寝疾, 桓公往问之曰:‘ 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讳,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之?’”
《汉书·丙吉传》:“君即有不讳,谁可以自代者?”
颜师古注:“不讳,言死不可復讳也。”
《西游记》第十回:“皇上脉气不正,虚而又数,狂言见鬼;又诊得十动一代,五臟无气,恐不讳只在七日之内矣。”
叶圣陶《穷愁》:“倘以奉养有缺,致促其残年,一旦不讳,吾罪当入何等地狱耶?”
死亡。
不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讳(諱)
⒈ 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讳言。讳匿。讳饰。忌讳。隐讳。直言不讳。讳疾忌医。
⒉ 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讳。
avoid as taboo
形声:从讠、韦声
conceal; shun; regard as tab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