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出处】明·归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
【示例】竟陵钟退谷《史怀》,多独得之见。(清 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
【近义词】独出己见
【反义词】人云亦云
【语法】独得之见作宾语;指与众不同的见解。
独(獨)
⒈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⒉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⒊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⒋ 〔独孤〕复姓。
⒌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alone、by oneself、only、single
形声:从犭、虫声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得
⒈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
)。得便。得力。得济。心得。⒉ 适合:得劲。得当(
)。得法。得体。⒊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⒋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⒌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⒍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得
⒈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⒉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得
⒈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⒉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gain、get、need、obtain、fit、ready for
失
会意
之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见(見)
⒈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⒉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⒊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⒋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⒌ 会晤:会见。接见。
⒍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⒎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见(見)
⒈ 古同“现”,出现,显露。
⒉ 古同“现”,现存。
appear、catch sight of、meet with、opinion、refer to、see、view
睹
会意
see, observe, behold; perci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