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
(1) 指教徒拜谒圣像、圣地等
(2) 伊斯兰教用语,指伊斯兰教徒到麦加的朝拜
(3) 朝见
⒈ 谓臣子朝见君主。
引《礼记·乐记》:“朝覲,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
《文选·曹植<应诏诗>》:“嘉詔未赐,朝覲莫从。”
李善注:“毛萇《诗传》曰:覲,见也。”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淮西贼将僭窃,问仪注於鲁公。公答曰:‘老夫所记,唯诸侯朝覲之礼耳。’”
章炳麟《论式》:“经术已不行於王路,丧祭尚在,冠昏朝覲,犹弗能替旧常,故议礼之文亦独至。”
⒉ 伊斯兰教徒拜谒圣像、圣地,为教徒五项基本功课之一,该教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一生应去麦加朝觐一次。
臣子上朝谒见君主。《孟子.万章上》:「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今闻天子还都,特来朝觐。」也作「朝见」、「朝请」、「朝参」、「朝谒」。
朝
⒈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⒉ 日,天:今朝。明朝。
朝
⒈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⒉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⒊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⒋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⒌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⒍ 姓。
towards
晨、夕、野、暮
会意
dynasty; mo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