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就班
(1) “按”本作“案”。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2)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⒈ 谓安排文义,组织章句。
引语出晋陆机《文赋》:“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清青城子《志异续编·某少年》:“至君之文,按部就班,机神絶不流动。”
⒉ 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
引《三侠五义》第九四回:“只好是按部就班,慢慢叙下去,自然有个归结。”
老舍《四世同堂》四九:“假若他能按部就班的读些书,他也会变成一个体面的,甚至或者是很有学问的人。”
亦作“按步就班”。 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学校却按步就班,没有这弊病。”
原指巡查所辖的部属,归入所属的班列。语本《文选.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后引申指作文章时,依照文义、安排章节,并将确切的词句放在适当位置;亦可指做事依照一定的层次、条理。《歧路灯.第九九回》:「我一发劳动小相公大笔,写个书名签儿,按部就班,以便观书者指名以求,售书者认签而给。」《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图利。」
【解释】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出处】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示例】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按部就班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近义词】循序渐进、墨守成规、循规蹈矩、顺理成章
【反义词】勇往直前、闻风而动、急于求成、躐等躁进、操之过急、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语法】按部就班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按照老规矩办事。
按
⒈ 用手或手指压:按铃。按键。按钮。按脉。按摩。
⒉ 止住:按捺。按耐。按压。
⒊ 依照:按照。按理。按例。按说。按质论价。
⒋ 考查,研求:按验(审查验证)。按察(稽查审察)。
⒌ (编者、作者等)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按语。编者按。
press、according to、control、leave aside
形声:从扌、安声
put hand on, press down with hand
部
⒈ 全体中的一份: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⒉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
⒊ 具有统属关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
)。⒋ 安置安排:部署。
⒌ 量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part、board、ministry、office
形声:右形左声
part, division, section
就
⒈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⒉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⒊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accomplish、already、as much as、at once、come near、move towards、with
便、即、去、避
会意
just, simply; to come, go to; to approach, near
班
⒈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⒉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⒊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⒋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⒌ 定时开行(
)的:班车。班机。班期。⒍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⒎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⒏ 古同“斑”,杂色。
⒐ 姓。
class、team、shift、squad
会意
class, group, grade; squad;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