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红巾军红巾军的意思_解释_造句

hóng

jīn

jūn

红巾军

拼音 hóng jīn jūn 注音 ㄏㄨㄥˊ ㄐ一ㄣ ㄐㄨㄣ
拼音 hóng jīn jūn 注音 ㄏㄨㄥˊ ㄐ一ㄣ ㄐㄨㄣ
结构 (左右结构) (单一结构) (上下结构)
红巾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省称“红巾”。

南宋初年北方抗义军。因以红巾为标志而得名。后来河北淮北地区也有。

末(公元1351年--1366年)刘福通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包红巾而得名。

引证解释:

⒈ 亦省称“红巾”。

⒉ 南宋初年北方抗金义军。因以红巾为标志而得名。后来河北、淮北地区也有。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先是河东之民,所在出攻城邑,皆用建炎年号。又有红巾军,於泽潞间尝劫宗翰寨,故金捕红巾甚急;然真红巾不可得,多杀平民亡命者。”

⒊ 元末(公元1351年--1366年) 刘福通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包红巾而得名。参阅《明史·韩林儿传》。

《全元散曲·醉太平》:“堂堂大元,姦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明黄溥《闲中今古录摘抄》:“﹝元﹞到末年,数当乱,任非其人,酷刑横歛, 台温处之民,树旗村落,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由是谋叛者各起, 黄岩方谷珍因而肇乱, 江淮红巾徧四方矣。”
清褚人穫《坚瓠七集·元末红军》:“张仲举在都,寄浙省参政周玉坡云:‘天子临轩授鉞频,东南无地不红巾。’”

网络解释:

红巾军

  • 红巾军是元朝末年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又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红巾军的背景起源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最初起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江淮一带。
  • 字义分解
    读音:hóng

    基本字义

    红(紅)hóng(ㄏㄨㄥˊ)

    ⒈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⒉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⒊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⒋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⒌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⒍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其他字义

    红(紅)gōng(ㄍㄨㄥ)

    ⒈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纟、工声

    English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读音:jīn

    基本字义

    jīn(ㄐ一ㄣ)

    ⒈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巾。围巾。领巾。枕巾。餐巾。巾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巾巾英雄”)。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a piece of clo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erchief; towel; turban;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读音:jūn

    基本字义

    军(軍)jūn(ㄐㄨㄣ)

    ⒈  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⒉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⒊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

    异体字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army corps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