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能完成前辈事业。
引《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论》:“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逮晋宣始基, 景文克构,并跡沉儒雅,而务深方术。”
唐吕温《虢州三堂记》:“三者,明臣子在三之节;堂者,励宗室克构之义。”
克(剋)
⒈ 能够:克勤克俭。
⒉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⒊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⒋ 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⒌ 消化:克食。
⒍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⒎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gram、gramme
象形
gram; overcome; transliteration
构(構)
⒈ 结成,组合,造:构造。构思。构图。虚构。构筑。构想。
⒉ 作品:佳构。
⒊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淡绿色。木材可制器具,皮为造纸原料。
compose、construct、fabricate、form、make up
形声:从木、勾声
frame, building,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