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ǔ
土
kuài
块
成疙瘩或成团块的泥土。
⒈ 成疙瘩或成团块的泥土。
引《礼记·明堂位》“土鼓蕢桴” 唐孔颖达疏:“蕢桴,以土块为桴。”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立春后,土块散,上没橛,陈根可拔。”
《南史·贺瑒传》:“乃以土块加其心上,俄顷而苏。”
结成块状的泥土。
如:「小朋友们用土块围成花圃,栽种许多花树来绿化校园。」
土
⒈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⒉ 疆域:国土。领土。
⒊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⒋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⒌ 不合潮流:土气。
⒍ 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⒏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⒐ 姓。
dust、earth、ground、homemade、land、local、soil、unrefined
洋
象形:像土块
soil, earth; items made of earth
块(塊)
⒈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块儿。
⒉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地。两块糖。
⒊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一块钱。
agglomeration、block、cake、clump、dollop、loaf、mass、piece、steatite
形声:左形右声
piece, lump; dol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