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不
kuāng
匡
亦作“不恇”。亦作“不诓”。
亦作:不恇不诓
⒈ 亦作“不恇”。亦作“不誆”。不料,想不到。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隔絶,永无相会之日了。”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就是贾成之夫妻二人,也只説是甚么神棍弄了去,神仙也不誆是自家老子。”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许宣自开店来,不匡买卖一日兴一日,普得厚利。”
明汪錂《春芜记·构衅》:“不匡这块好羊肉,到落在狗口里。”
料想不到。《孤本元明杂剧.打觊鏄.第四折》:「不匡还出不了你的手,多时不见。借酒来,我与兄弟敬一杯。」《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自开店来,不匡买卖一日兴一日,普得厚利。」也作「不诓」。
不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匡
⒈ 纠正;匡正。匡谬。
⒉ 救:匡救。匡复。匡时济世。
⒊ 辅助,帮助: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⒋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匡算。匡计。
⒌ 古同“筐”。
⒍ 姓。
correct、rectify
形声:从匚、王声
correct, restore, rev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