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
引《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鳩养老。’ 汉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
宋黄彻《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
金宇文虚中《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⒉ 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
引《诗·大雅·皇矣》“其檉其椐” 三国吴陆玑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
阮元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
《山海经·中山经》“﹝龟山﹞多扶竹” 晋郭璞注:“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
《后汉书·周磐传》“磐同郡蔡顺,字君仲,亦以至孝称” 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蔡顺事母至孝。井桔橰朽,在母生年上,而顺忧,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绕之,遂坚固焉。”
晋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
⒊ 秃鹙的别名。
引晋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
一说为刻有秃鹙头形的拐杖。 宋无名氏《采兰杂志》:“山中老人以秃鶖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 《古今注》以秃鶖为扶老,甚谬。”
⒋ 搀扶老人。参见“扶老携幼”。
扶,扶竹,一种竹子。因扶竹适做拐杖,故称杖为「扶老」。
扶
⒈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扶。扶正。扶老携幼。
⒉ 帮助,援助:扶养。扶植。扶危济困。
⒊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扶梯。沙发扶手。
⒋ 姓。
help sb. up、support with hand
形声:从扌、夫声
support, help; protect; hold on
老
⒈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⒉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⒊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⒋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
)。⒌ 晚年:老年。老境。
⒍ 敬老,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⒎ 总是,经常:老是生病。
⒏ 原来的:老地方。
⒐ 与“嫩”相对:黄瓜长老了。
⒑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老大。老鹰。老倭瓜。
⒒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⒓ 死的讳称:老了。
⒔ 〔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⒕ 姓。
aged、always、old、outdated、tough、very
小、少、幼、新、嫩
象形
old, aged; experien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