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遂以“隻鸡絮酒”谓以菲薄祭品悼念亡友。
引《后汉书·徐稺传》:“徐稺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 稺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李贤注:“谢承《书》曰:‘ 稺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弔。常於家豫炙鸡一隻,以一两緜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以水渍緜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謁则去,不见丧主。’”
宋陆游《闻王嘉叟讣报有作》诗:“隻鸡絮酒纵有时,双鱼素书长已矣。”
清无名氏《帝城花样·韵香传》:“以隻鸡絮酒酬韵香,韵香必含笑於九泉。”
东汉徐穉,尝以绵絮浸酒中,暴干以裹炙鸡,哭祭黄琼墓。见《后汉书.卷五三.徐稺传》。后人吊祭文中,多用只鸡絮酒,表示祭品简薄,而情意深重。宋.陆游〈闻王嘉叟讣报有作〉诗:「只鸡絮酒纵有时,双鱼素书长已矣。」也作「炙鸡渍酒」。
【解释】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出处】《后汉书·徐徲传》:“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示例】清·无名氏《帝城花样·韵香传》:“以只鸡絮酒酬韵香,韵香必含笑于九泉。”
【近义词】炙鸡絮酒
【语法】只鸡絮酒作宾语、定语;指悼念故人。
只(隻)
⒈ 量词:一只鸡。
⒉ 单独的,极少的:只身。片纸只字。
只(衹、祇、秖)
⒈ 仅仅,惟一:只是(①仅仅是;②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③但是)。
⒉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顾。只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do nothing but、merely、nothing but
指事:上为口,下边两点表示气向下
only, just, simply
鸡(鷄)
⒈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鸡。母鸡。鸡雏。
chicken、chook
会意:从又、鸟声
chicken
絮
⒈ 棉花的纤维:棉絮。被絮。
⒉ 古代指丝的纤维,特指熟丝。
⒊ 像棉絮的东西:花絮。芦絮。柳絮。
⒋ 在衣被等物里铺棉花、丝绵等:絮被子。絮棉袄。
⒌ 连续重复,惹人厌烦:絮叨。絮烦。絮聒。絮絮叨叨。
garrulous、wadding
形声:从糸、如声
waste cotton, raw silk or cotton
酒
⒈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alcohol、diddle、drink、tiff、tipple、vino、vintage、water of life、wet goods
会意:从氵、从酉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