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言弃智忘身。谓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裴駰集解引服虔曰:“絶圣弃知而忘其身也。”
司马贞索隐:“释智谓絶圣弃智也。遗形者,‘形故可使如槁木’。”
【解释】犹言弃智忘身。指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出处】《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近义词】弃智忘身
【语法】释知遗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释(釋)
⒈ 解说,说明:解释。注释。释文。释义。
⒉ 消除,消散: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
⒊ 放开,放下:释放。保释。手不释卷。
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dispel、explain、let go、release
形声:从采、声
interprete, elucidate; release
知
⒈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⒋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知
⒈ 古同“智”,智慧。
be aware of、be in charge of、inform、know、notify、realize
会意:从口、从矢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遗(遺)
⒈ 丢失:遗失。遗落。
⒉ 漏掉:遗忘。遗漏。
⒊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⒋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⒌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⒍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⒎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⒏ 抛弃:遗弃。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leave behind、lose、omit
形声:从贵、辶声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形
⒈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⒉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⒊ 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⒋ 对照,比较:相形见绌。
⒌ 状况,地势:形势。
⒍ 古同“型”,模子。
⒎ 古同“刑”,刑罚。
appear、body、compare、entity、form、look、shape
形声:从彡、开声
form, shape, appea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