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改立。
引《礼记·祭法》:“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祖宗,其餘不变也。”
《史记·魏世家》:“毕万封十一年, 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 晋乱。”
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夹河五十餘州,或服或叛,更立迭夺,废置征伐,朝覲赋入之宜,皆自为意。”
⒉ 指另立。
引《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惠崩, 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及綝废幼帝,更立景帝,将拜陵,上车,有大风盪綝车,车为之倾。”
《旧唐书·岑长倩传》:“长倩以皇嗣在东宫,不可更立承嗣。”
⒊ 谓改变站立的位置。
引《新唐书·韦斌传》:“斌天性质厚,每朝会,不敢离立笑言。尝大雪,在挺者皆振裾更立, 斌不徙足,雪甚,几至鞾,亦不失恭。”
更改设置。
更
⒈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⒉ 经历:少(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⒊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更
⒈ 愈加,再: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
change、even more、experience、furthermore、still、yet
会意
more, still further, much more
立
⒈ 站,引申为竖起来: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
⒉ 做出,定出: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
⒊ 存在,生存:自立。独立。势不两立。
⒋ 马上,即刻:立时。立刻。立等。
⒌ 姓。
establish、exist、immediate、stand
坐、破
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