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g
两
hé
和
⒈ 兵营左右门。
引《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
郑玄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
北周王褒《饮马长城窟》诗:“战垣临八阵,旌门对两和。”
⒉ 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
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繫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
⒊ 友好的两方。
引《晋书·刑法志》:“两讼相趣谓之鬭,两和相害谓之戏。”
《元典章·户部四·女婿在逃依婚书断罪》:“拟合将各路所申,女婿照依两和自愿立到婚书,断听两离,别行改嫁,以戒后来。”
两(兩)
⒈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
⒉ 双方: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⒊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⒋ 表示不定数目:两下子。两着儿(
)。liang、tael、twain
象形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和
⒈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⒉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⒊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⒋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⒌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⒍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⒎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⒏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⒐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⒑ 姓。
和
⒈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⒉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和
⒈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和
⒈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⒉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和
⒈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and、sum、summation、together with、kind、peace
战
形声:从口、禾声
harmony, peace; peaceful, ca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