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织路”。谓奔走往来,犹如穿梭织布。
引《后汉书·张衡传》:“庸织络於四裔兮,斯与彼其何瘳?”
李贤注:“织络,犹经纬往来也。”
《文选·张衡<思玄赋>》作“织路”, 李善注:“谓涉路东西有似於织也。”
唐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日日披诚奉昌运,王人织路传清问。”
⒉ 指操织事之宫女。
引《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自昔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
织(織)
⒈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①织布、织绸的女子;②指织女星)。棉织物。
⒉ 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
⒊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
织(織)
⒈ 古同“帜”,旗帜。
plait、twine
形声:从纟、只声
weave, knit; organize, unite
络(絡)
⒈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
⒉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络。
⒊ 缠绕:络纱。络丝。络线。
⒋ 相连续,前后相接: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
络(絡)
⒈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
sth. resembling a net
形声:从纟、各声
enmesh, wrap around; web,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