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织造织造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ī

zào

织造

拼音 zhī zào 注音 ㄓ ㄗㄠˋ 词性 动词
结构 (左右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织造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亦借指纺织工业。
官名。明清两代于南京﹑杭州﹑苏州各地设立专局,掌管织造各项丝织品,供皇室之用。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清沿用此制,但不用宦官,改用内务府人员,称织造。
引证解释:

⒈ 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亦借指纺织工业。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

⒉ 官名。 明清两代于南京、杭州、苏州各地设立专局,掌管织造各项丝织品,供皇室之用。 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 清沿用此制,但不用宦官,改用内务府人员,称织造。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明世宗命内臣苏杭织造,大学士杨廷和曰:‘歷考洪武、永乐,下及天顺,并无此,有之惟成弘间一行耳,可谓织造为累朝故事乎?’”
胡适《<红楼梦>考证》二:“他的父亲曹玺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宁织造, 曹寅自己做了四年的苏州织造,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宁织造,同时又兼做了四次的两淮巡盐御史。”

国语词典:

职官名。明清时设于江宁、苏州、杭州,掌理织造皇室各项衣料等事。

网络解释:

织造

  • 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设专局,织造各项衣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
  • 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清改任内务府人员,称织造。
  • 也是纺织技术的专业术语,指将经、纬纱线在织机上相互交织成织物的工艺过程。
  • 字义分解
    读音:zhī

    基本字义

    织(織)zhī(ㄓ)

    ⒈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①织布、织绸的女子;②指织女星)。棉织物。

    ⒉  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

    ⒊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

    其他字义

    织(織)zhì(ㄓˋ)

    ⒈  古同“帜”,旗帜。

    异体字

    • ?
    • ?
    • ?
    • ?
    • ?

    汉英互译

    plait、twine

    造字法

    形声:从纟、只声

    English

    weave, knit; organize, unite

    读音:zào

    基本字义

    zào(ㄗㄠˋ)

    ⒈  制作,做: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粗制滥造。

    ⒉  瞎编:胡编乱造。捏造。

    ⒊  成就:造诣。

    ⒋  培养:造就。

    ⒌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造。甲造。乙造。

    ⒍  到,去:造访。

    ⒎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造。晚造。

    ⒏  时代,年代:末造。

    异体字

    • ?
    • ?
    • ?
    • ?
    • ?

    汉英互译

    build、concoct、create、educate、fashion、go to、invite、mak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辶、告声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